【精】 刘备非常看不起的三员大将
刘备字玄德,是涿郡人士,最初以卖草鞋为生,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地跨荆襄,雄据巴雄的割据势力,并成就了帝业。他能够有此成就,离不开属下诸位谋士和大将的辅佐,而通过他的言行,我们不难看出,他的确是个爱才之人——闻得诸葛亮大名之后,他不惜三顾茅庐,亲自相邀;初遇赵云之时,他与其惺惺相惜,在赵云离开的时候,不舍到捉手作别;刘璋部下的张任因不肯受降而被斩,他唏嘘不已等等。然而并不是每一个有能力或有才华的人,都能得到他的欣赏,当时就有三员大将,被他看不起,而且这三人中,有两人是他的属下。这三个人分别是谁呢?
一、“飞将”吕布
吕布字奉先,年少时因勇武而闻名于当地,得到了并州刺史丁原的提拔,甚得丁原倚重。然而跟随丁原进京之后,他却在董卓部将的利诱之下,杀害丁原,转投董卓。可惜董卓没想到的是,他笼络到这员猛将不久,便步了丁原的后尘,*在了吕布手上。吕布杀丁原、董卓之后,名声差到了极点,先后投奔过袁术、袁绍、刘备等人,终于拿下徐州,有了栖身之地。后来曹操将其擒住,吕布想要选择投降,就在曹操犹豫之际,刘备进言道:“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
虽然刘备建议曹操除掉吕布,有忌惮吕布勇武的关系,但是从他的言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是真的看不起吕布这等反覆之人。
二、“白地将军”夏侯渊
夏侯渊字妙才,很早就开始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在官之战的时候,曹军粮草缺乏,他负责督运兖州、豫州、徐州等地的粮草,使曹军得以重振军势。后来擅长千里奔袭的他,五度为曹操**,不但剿灭了割据三十余年的宋建势力,还打下了河西走廊,恢复了西域和中原的联系,虎步关右。纵观夏侯渊的一生,可谓战功赫赫,然而一向爱才的刘备,却非常看不起他。
公元219年的时候,蜀汉老将黄忠在定军山力斩夏侯渊,刘备得知此事之后,轻飘飘地说了一句“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意思是要斩就斩个有本事的,斩杀了夏侯渊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对他的评价非常低。
三、儒将马谡
马谡“才器过人”且“好论军计”,一直是蜀汉阵营中的佼佼者,诸葛亮也非常器重他,每每与他讨论大事,都会“自昼达夜”,而他也没有让诸葛亮失望,不但在担任绵竹县令等职时,恪尽职守,还在诸葛亮准备平定南蛮时,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建议。《三国志》记载:“建兴三年,诸葛亮征南中,谡送之数十里。诸葛亮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谡对曰:‘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疆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
然而如此有才之人,却入不了刘备的法眼,《三国志》中提到:“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意思是说,刘备认为马谡这个人,从言语中表现出的才能超过他的实际才能,不堪重用,希望诸葛亮看透这一点。诸葛亮没有把此言放在心上,依旧倚重马谡,得了平定南蛮的妙计,也失了重镇街亭。由此可见,刘备比诸葛亮更有先见之明,也更有识人之明。
刘备一生爱才,魏延、霍峻这等降将,王平这类无名小卒都能得到他的重用,这三人却一直被他看不起。吕布人品不好,一直反覆无常,而且负过他,为他鄙夷实属正常;马谡只有纸上谈兵,不堪重用,被他看不起也不冤。然而老将黄忠,为蜀汉立下如此功劳后,还被这样对待,这就是刘备的不对了。
【话题讨论】
1、以上观点你同意吗?
2、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热点组话题评论员:涵涵】
聊区gl
清清澈澈、婉儿 ゛
2018-01-02 15:3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