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三国时期,外族不敢入侵是惧怕大汉余威吗?
对于中国古代的外族入侵,我们都知道蒙古族的入侵,满族的入侵(对于现在说那肯定不是了,因为我们现在都是一个国家了)。甚至我们最为深痛的那就是五胡乱华年代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根本原因王朝的腐朽和名将的衰竭。可是在中国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中原内乱不断,而且诸侯众多,甚至挟持天子,扰乱朝纲。但就是没有外族入侵,为什么会这个时期没有入侵?反而到了大一统的晋王朝才有了五胡乱华的局面呢?难道外族人在三国时期段都没有野心?真实状况并非如此,那些外族被中原王朝名将打怕了,不敢南下了,只是到了晋朝八王之乱后外族开始尝到甜头才导致五胡乱华的局面。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解三国时期为抵御蛮夷,保家卫国的三大名将
第一位是秦朗,他在三国时期是曹魏将领,官至骁骑将军、给事中。他的父亲曾是吕布的部下,后来曹操攻杀吕布,本跟张飞一起逃走,后反悔被张飞杀*。他的母亲却被曹操霸占,秦朗也就成了曹操的养子。他年少聪慧,曹操很喜欢他,也因此被曹丕讨厌,直到了曹睿继位后被重用,鲜卑族叛乱,他率军出征,大获全胜后迫得轲比能和步度根叛军远走北漠,从此声震北疆。
第二位是田豫,田豫先后跟随刘备,因母亲年老回乡,后跟随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公孙瓒败亡后田豫劝说鲜于辅加入曹操,在曹操攻略河北时,田豫正式得到曹操任用。曹丕继位以后,北方游牧名族虎视眈眈,不停的骚扰边疆,此时曹丕将田豫派遣了过去,田豫到任之后,先是通过挑拔离间,使各部落相互攻打,之后又适机树立了威信,在他的恩威并施之下,这些游牧民族逐渐收敛。他的名声也威震北疆
第三位是曹彰,曹彰是曹操的黄须儿,他虽然不如其他兄弟(曹丕,曹植)那样有才华,但他向往战场冲杀,少年时曾言“大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待曹彰成年之后,曹彰受封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率军征讨乌桓,又降服辽东鲜卑大人轲比能,终于实现了自己少年时候的梦想。曹彰名声也威震塞外。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努力,中原地带才会在如此动乱的时期还能不被外敌侵占。只是可惜这样的状况未能持续下去,几十年后就出现了华夏民族的噩梦—五胡乱华。
【话题讨论】
1、以上观点你同意吗?
2、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热点组话题评论员:涵涵】
聊区gl
清清澈澈、婉儿 ゛
2018-01-06 18: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