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独处,是一个人的清欢。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人人生而孤独。
人渐渐长大,渐渐惧怕孤独,渐渐合群躲避孤独。
于是,总去赶赴一场又一场热闹,在推杯换盏时,说一些违心的话,做一些违心的事,慢慢失去自我。
酒阑人散后,剩下的只有空虚落寞。
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而人始终要脱下伪装,学会享受孤独,与自己相处。
独处,是一种高远的人生境界。
一、独处,是在内心修篱种菊
朱熹喜欢花半天时间静坐,独处时心境澄澈,灵窍自开,是妙悟世间真谛的最佳状态。
欧阳修在万籁俱寂的夜里读书,在书中与古人私语,与灵魂私语,在孤独中找回最真实的自己。
独处,是从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中出走,回归内心的平静。
独处是内心的悠然,也是修行的必然。龙应台说:“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源于孤独。”
所以有人说:“真正优秀的人一定觉得自己是孤独的,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秀来源于孤独那绝美的心境。”
二、独处,是与天地精神往来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真正与生命、宇宙对话,抵达“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的境界。
潇洒的李白最懂独处的妙处。他在《月下独酌》中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独自一人在花间月下喝酒,无人同饮,便邀月邀影对酌,别有一番乐趣。一举杯,明月为伴;一低头,清影相陪。
与月、影的结交,超脱了世俗利益关系的交往,是最纯洁最真诚的友谊。
人唯有在独处时,心灵方能游于天地之间,与天地精神往来,发现世间万物之美。
而花鸟虫鱼,明月清影皆可为灵性之友,成为广漠人生里的点点诗意,欢喜而真实,远胜于在人群中虚假的狂欢。
三、独处,是把清醒归于平静
“一忧一喜皆心火,一枯一荣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世界太喧嚣嘈杂,从众往往容易迷失,而独处能拨开迷雾,看清真相。
当看到江水滚滚东流,想到自我渺小如沧海之一粟,人生苦短如流水一去不返,跻身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中,追逐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何其可笑。
苏轼不禁发出一声浩叹:“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惟愿驾一叶扁舟随波流去,“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独处让人清醒,让人看清自身的渺小,看清生命的真相,不为浮名所迷,不被虚利所惑。
远离混沌,心无挂碍,自能不囿于得失,不困于成败。
《百年孤独》里说: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
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生命本就是一场孤独岁月,而一生无论跻身多少热闹,看遍多少繁华,终将抽身出来,独自枕着岁月细数似水流年。
独处,是一个人的清欢。
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
提起郑板桥,世人皆知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究竟难在何处?
难就难在鸡毛蒜皮不计较,大是大非不糊涂。
反观生活中的不少人,整日为一点蝇头小利纠缠不休,遇到原则性问题反倒随波逐流,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完全是本末倒置。
小事不计较
小事不计较,是一种心态。
老话说“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小事上斤斤计较的人,其实是在给自己添堵。
小事上懂得退让的人,往往有大智慧、大格局。
《桐城县志》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
清康熙年间,桐城张家在修葺祖宅时,就宅基边界问题与邻居吴家发生了争执。
两家大宅都是祖传的产业,年代已久,谁占了谁三分地本就是笔糊涂账。涉及祖产,谁都不肯退让分毫。
张家家主张英时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小小的民事纠纷牵扯到尚书大人,就连官府都不愿沾惹是非。
眼看矛盾越闹越大,张家人只好飞书进京,把这件事禀报张英,打算让他出面摆平吴家 。
张英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大笔一挥赋诗一首,诗曰:
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遵照诗意,主动将垣墙拆掉,向自家园内退让三尺。谁知这一举动竟然感动了隔壁吴家,也效仿张家把围墙后撤三尺。
自此两家院墙间,空出一条六尺宽的巷子,可供乡邻们自由通过。桐城六尺巷由此得名。
大事不糊涂
大事不糊涂,是一种原则。
在原则性问题上要明确底线,遇事不做墙头草,待人不做烂好人。
人的一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就那么几件,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守原则,才是真正的靠谱。
都说字如其人,做人标榜“难得糊涂”的郑板桥,就连书法作品都很“不正经”。他在汉隶中混入行、楷、草的写法,美其名曰“六分半书”。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写字不守常规的人,在为官批复乡民诉状时,无论处理什么问题,哪怕发怒斥责刁民,回复的批文也从不潦草含糊,足见其为民负责的精神。
郑板桥担任潍县县令期间,正逢大饥荒,严重到出现人吃人的现象。他不顾上峰阻挠,提前开仓放粮,救活了数万名灾民,可自己却因此罢官还乡,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擅画竹,曾在画旁题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竹石》表达出的傲气风骨,与世人常谈的“难得糊涂”大不相同。
不斤斤计较是他的胸襟,不同流合污是他的态度。
无愧天地内心
小事不计较,才会有大气度,平静看待世间的纷扰,身居闹市而心怀宁静;
大事不糊涂,才会有大格局,不被眼前小利所诱惑,俯仰无愧于天地内心。
生活不是计算题,鸡毛蒜皮别算计;生活不是糊涂账,心中有数才不慌。
守住内心的宁静,守住做人的良知
。早上好!
اپسبس ʚ糖主ɞ 2019-09-24 06: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