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论坛 >小说天地>【古文欣赏】《六生浮记》

【古文欣赏】《六生浮记》



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林语堂

沈复的《浮生六记》向来被视为夫妇琴瑟和谐、志趣相投的典范,两人惠而不费的生活情致,亦堪称绝妙。

前段时间有一篇探讨何为精致生活的文章,在朋友圈里受到各种转发,不少人提到了陈丹燕为上海滩永安百货郭家四小姐郭婉莹所写的传记《上海的金枝玉叶》,然私以为文笔之凝练,形状之精准,不若沈复之十一。

《浮生六记》问世时仅存四卷,所幸近年又有收藏家购得清人钱泳的杂记杂稿本《记事珠》,其翻阅大量史料后认为其中《册封琉球国纪略》、《琉球国演戏》等记述清代出使琉球见闻,系出自《浮生六记》第五卷《海国记》。

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浮生六记》,将此卷收录其中,有生之年得以一见,幸甚至哉。



然则五卷之中,最触动我者,并非闺房之乐、闲情雅趣,而是坎坷之愁。芸娘之病,或与翁姑失和、憨园遭夺等外因有关,然细察其行为处事之道,太过委曲求全,害人之心固不可有,然防人之心亦不可无。

芸娘替人作保,反遭其害;婢女卷款潜逃,芸娘反恐其父母匿子图诈,觉得无颜面对赠婢之盟姐。太过隐忍和善,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无论古今,都是悲剧的诱因。

【原文】伉俪论诗,精彩绝伦

 
余曰:“《国策》、《南华》取其灵快;匡衡、刘向取其雅健;史迁、班固取其博大;昌黎取其浑;柳州取其峭;庐陵取其宕;三苏取其辩,他若贾、董策对,庾、徐骈体,陆贽奏议,取资者不能尽举,在人之慧心领会耳。”
  
芸曰:“古文全在识高气雄,女子学之恐难入彀,唯诗之一道,妾稍有领悟耳。”

余曰:“唐以诗取士,而诗之宗匠必推李、杜,卿爱宗何人?”

芸发议曰:“杜诗锤炼精纯,李诗潇洒落拓。与其学杜之森严,不如学李之活泼。”

余曰:“工部为诗家之大成,学者多宗之,卿独取李,何也?”

芸曰:“格律谨严,词旨老当,诚杜所独擅;但李诗宛如姑射仙子,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非杜亚于李,不过妾之私心宗杜心浅,爱李心深。”

余笑曰:“初不料陈淑珍乃李青莲知已。”
  

注 释

国策:指《战国策》。为先秦时期的著名史学著作。
南华:指《庄子》。道教奉其为《南华经》,故称。

匡衡、刘向:俱为西汉人。都是著名学者。匡衡以善解《诗经》闻名。刘向著有《别录》。
史迁: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因其著有《史记》,故称史迁。

班固:西汉史学家。著有《汉书》。昌黎:唐代文学家韩愈,昌黎为其字。
柳州: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因其曾任柳州司马,故称。

庐陵: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因出生于庐陵吉水故称。
三苏:指宋代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贾、董:分别指汉代的文学家贾谊和经学家董仲舒。

庾、徐:分别指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庾信和徐陵。陆贽:唐代作家,长于政论文。
入彀(gàu):比喻达到一定的水准。彀,本指弓箭的射程范围。

姑射仙子:典出《庄子·逍遥游》。本为传说中的神仙。相传其居于藐故射之山,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后用以比喻女子的美貌。
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迷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来沈三白《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
——陈寅恪

 小胖妞゜ 2016-01-08 09:17:05

分享.收藏.复制本帖链接.举报该帖.分享帖子链接

论坛 >小说天地
. 回顶部